地铁站的‘隐形’风险,如何确保患者安全通行?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地铁站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动脉,也是许多患者前往医院就诊的必经之路,地铁站内潜在的“隐形”风险却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对于行动不便或使用辅助器具的患者而言。

地铁站内人流量大,地面湿滑,加之患者可能因疾病导致平衡感下降,极易发生滑倒事故,建议患者在进入地铁站前先观察地面情况,尽量选择干燥、平坦的通道行走,可携带防滑垫或使用手杖等辅助工具增加稳定性。

地铁车厢内空间有限,患者需注意站位安全,建议尽量选择靠近车厢门或扶手的位置站立,避免在车厢内频繁走动或碰撞,在上下车时,应先确认车门是否完全打开,并使用辅助器具稳定身体后再行进出。

地铁站的‘隐形’风险,如何确保患者安全通行?

地铁站内还可能存在电磁辐射等潜在风险,虽然其影响通常较小,但对于携带心脏起搏器等医疗设备的患者而言仍需注意,建议患者在进入地铁站前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医生意见。

作为医院的职能治疗师,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更需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前往医院途中的地铁站内。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1-25 13:21 回复

    地铁站的‘隐形’风险需警惕,通过增设安全标识与监控系统确保患者通行无忧。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4-25 00:22 回复

    在地铁站的隐秘角落,安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增设警示标识、加强监控与巡逻力度及开展乘客教育等措施可有效确保患者安心通行。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