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为何会钻心疼痛?

在临床实践中,十二指肠溃疡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难以言喻的“钻心”疼痛,这种疼痛多发生在餐后3-4小时或午夜时分,与胃酸分泌高峰期相吻合,提示我们一个关键问题:为何十二指肠溃疡会引发如此剧烈的疼痛?

答案在于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双重作用,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多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与黏膜防御能力失衡,导致肠壁出现局限性缺损,这一过程破坏了黏膜的屏障功能,使得原本被保护得很好的十二指肠直接暴露于高酸环境中,而十二指肠的管壁相对较薄,缺乏像胃那样明显的肌肉层来缓冲或减少酸对壁内神经的刺激,当酸性物质接触到溃疡面时,会直接刺激神经末梢,引发强烈的痛感。

迷走神经在十二指肠区域的分布密集,其兴奋时不仅可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还能增强胃肠蠕动,但同时也将更多的酸性物质推送到溃疡部位,加剧了疼痛感,这种疼痛往往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灼痛,甚至可放射至背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

十二指肠溃疡,为何会钻心疼痛?

治疗上,除了使用抑酸药物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外,还需考虑调节神经功能、减少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以及通过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减轻症状、促进愈合,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可能诱发溃疡的药物的患者,应严格监控并考虑替代治疗方案,以减少溃疡发生的风险。

十二指肠溃疡的“钻心”疼痛,是胃酸与受损黏膜间的不幸“邂逅”,而我们的治疗目标则是通过综合手段,为这脆弱的平衡找到新的和谐点。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