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患者突然出现一过性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但这些症状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又完全恢复正常,这种现象被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作为医院的职能治疗师,我深知TIA虽看似“来去无踪”,实则是向身体发出的一个重要预警信号,不容忽视。
问题提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患者及家属常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症状自行缓解就无需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这种观念是否正确?
回答: 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TIA并非简单的“小中风”,它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为严重的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若不加以干预,约有1/3的TIA患者会在5年内发生致残性或致命性的脑卒中,TIA被视为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其处理应遵循“时间就是大脑”的原则。
应对措施: 一旦发生TIA,应立即就医,进行全面的神经学评估、影像学检查(如MRI、CT)及血管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评估卒中风险,治疗上,除了针对原发病(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的药物治疗外,还可能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等,以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生活方式调整(如戒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也是预防TIA和脑卒中的重要一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虽短暂,但其背后的健康隐患不可小觑,正确认识TIA,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措施,是防止其发展为严重脑血管事件的关键。
发表评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既是小中风的预警信号也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添加新评论